有发现竟有如此精妙之处。
一时间,他们不禁对纪宁的才华佩服不已。
只听见中年文士继续评点道:“最后一句‘钟期去未远,世上有知音。’则是回归并点明此次秋游篝火会的目的,意在交朋友找知音,将整首诗从赞美柳如是姑娘琴音歌声的主题升华了,积极向上,非常之好!”
众人听着,无不赞同地点点头。
“那这首诗评定等级如何?”赵元启又问道,“与刚才张临武那首诗相比,有如何?”
他对张临武不怎么喜欢,好好一次篝火会,才子之间文斗就文斗,至少留一线,即便不给面子直接打脸也没什么,但至于直接上升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吗?
若人人都如此,次次都如此,以后谁还敢参加什么聚会诗会?
所以,他故意让中年文士对比纪宁和张临武的诗。
别人顾忌张临武是转运使的公子,他堂堂崇王世子根本不在乎。
那中年文士朗声说道:“纪公子的诗出州府绰绰有余。至于与张公子的诗比较嘛,自然是高出一个层次不止。”
这时赤果果的不给面子。一般人在诗会或聚会上,评比两首诗高低,都会用比较委婉的说话,比如高出一筹、略胜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