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更没有贞观之治,纪宁要提出的这个思想,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读书破万卷,便是在心中也可将文章内容勾勒而成,本可直接作于试卷之上,但他为了谨慎,还是先书写于草稿纸上,以便检查和修改:“圣人之心在于宽仁,君为舟可为万民之水所倾……”
第一句话,便点名主旨,也是破题之言。在破题之后,再开始论述具体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论调,于文章而成。
纪宁写第二篇文章的时候,感觉是非常好的,也是他心中有许多治国的思想而不得抒发,也是借着一次考试的机会,将自己心中所想的内容表达出来,就算无关乎最后是否录取,也要将这些思想书于纸面之上。
便在他书写之时,便感觉心头有一股浩然正气在涌现,纪宁尽量收摄心神。
笔下成文章。
……
……
第二题做完时,尚且才刚过第一天中午,纪宁腹中并不觉得饥饿,便想将三卷四书文全数完成之后再吃饭。
毕竟四书文之后还有五经文,第一天写四书文,第二天写五经文,第三天检查,也是不错的规划和安排。
他重新审视了一下第三题,也是在众多考生看来最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