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就应该去纠正之,而不是听之任之,否则也就不会有武王灭纣,就连大圣人孔子,也绝对不会去拥护一个残暴不仁的君王。
但纪宁又要为自己的论调考虑一番,若话说的太偏激,那是在自找麻烦,所以只能委婉地表达出,若君王有错必要规范之,若天道不兴则要顺应民意的思想。
不说要推翻君王统治,只是说要顺应天道和民意,这就是纪宁写这篇文章高明的地方。
这样既能很好地契合主旨,又不会被人拿他这篇文章去告发他有谋反之意。至于主考官为什么会有如此偏激的思想,他就不得而知。
……
……
做完三道四书文,纪宁将文章反复检查,随后誊写于试卷之上。
眼看天色将晚,他没有勉强自己第一天去把四篇五经文也做出来,他甚至都没去审阅题目,因为这会让他第一天晚上魂不守舍。
很快到了日落黄昏,随着天色暗淡,考舍之内已经陷入舞弊案的黑暗之中,在一个封闭狭小的空间内,这会让人有种彷徨无助的感觉。纪宁手头上只有三根蜡烛,这三根蜡烛不是用来照亮驱走心中孤寂的,而是用来在遇到考试无法完成的紧急情况下连夜做卷用的,属于有备无患,所以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