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跟永宁说的,多想想科举的事才契合实际!”
“谢兄此话就有些差矣。”韩玉道,“我们现在是没什么名气,但谁知道我们在到了京城之后,是否会中进士,或者是中状元呢?京城中总会有人搞这方面的投资,如果有人肯欣赏我们的文章和字画,就可以先赚来一小笔银子,等到将来若是功成名就,这东西可就值钱了,一幅画恐怕也要几百上千两银子!”
纪宁道:“这倒是好事,不过我们也先想想自己中进士的概率是否大,最好能一起中!”
“一起中就不必想了,能中一个两个人那也是能耐,最好是永宁能中状元,最好是会元和状元一起中,那就是连中三元,到那时永宁就可以在朝堂或者是文庙闻名,连我们联名所写的书籍肯定也会跟着水涨船高!”韩玉带着几分憧憬道。
“是啊,永宁的才学在我们几人中算是最好的,让永宁多去接触一下京城的达官显贵,或许对他考取功名有很大的帮助!”唐解道。
纪宁听话锋有些不对,几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就好像之前在乡试中几人对他的期望一样。
他在乡试中没辜负几人的期望,顺利考中解元,但在有四海考生参加的会试中想拔得头筹难度是非常大的,就好像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