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或者说是纳兰吹雪、柳如是等等,这些女孩子虽然好,但还没有达到纪宁心中对于佳偶的判断标准,所以这些人都只能被放在一边。
唐解和韩玉对于诗会是很热衷的,他们见识过纪宁的诗才,知道纪宁的水平到底有多高,他们觉得只要有纪宁在,这次的京城诗会应该是八九不离十,会让纪宁夺魁,江南学子会更有面子。
“永宁,你第一次参加会试,或许不明白南北之争。以前提及读书人,都知道我们江南盛产才子,而北方的那些读书人的才学就远不及我们,后来文庙和朝廷为了限制南方人在会试中的出类拔萃,干脆定下了南北取士的制度,每次会试都会按照一定的比例,必须从南北学子中录取多少人。但近几届会试,北方的学子中出现几个有名的人物,占据了大多数的三鼎甲名单,使得北方的读书人开始觉得,他们的学问一定比我们南方人的好。”唐解解释道。
纪宁道:“读书的好坏,应该部分地域,最多是一些地方文风是否开放,或者是学子是否更有向学之心,如果单纯以北方或者南方来定义学子的学问,是否太笼统和武断了一些?”
“永宁是这么觉得?那也难怪,永宁的想法一向比我们更为开明,这么说吧,其实南方的举人,普遍比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