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文的三道题,本身还不会形成什么难点,主要在于在场的举人所选的本经不同,在五经上,题目都不相同,想比较谁的文章更好是很困难的,所以最重要的比试也是在第一场的四书文,以及第三场的策问上。
第二场的考试因为是应用文的考试,只要在格式和用词用典上基本准确,就可以获得通过。
而比试才学的地方,也就是四书文和策问的应答,两边严格来说都是议论文,只是四书文的议论方向不能抒己见,只能是以“代圣人立言”为主旨,用圣人的口吻来说话,所引经据典也必须是四书五经或者是《四书章句集注》等等先师的言论,随便来一句自己的意见,是很容易犯禁的,纪宁不是第一次参加科举,他当然明白这道理。
第一题,“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语出《孟子?告子上》,意思是:“人的本性没有不善良的,水的本性没有不向下流淌的。”
《孟子?告子》的内容,主要是孟子和告子两个人在学术和政见上不同的一种讨论,因为告子这个人在历史上并不是很出名,以至于此人都没留下什么著作,他在历史中的最大作用,是提出了几个让孟子觉得难以接受的理论,被孟子拿来好一顿抨击,于是乎告子就成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