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一般的考生来做这道题目,考虑到是苏中愈所出的题目,议论的重点,已经不在纯孝方面,而认为纯孝只是“大德”的一部分,他们考虑到苏中愈对于古文雅好的欣赏,他们必然会极尽歌颂之能事,会尽量去突出“故大德者必受命”这样一个主题,而把彰显纯孝的主旨给带偏了。
这也是会试中最容易迷惑人的地方。
从纯孝,议论到大德,在大多数时候都会被看作是考生有远见卓识的表现,但因为出题人所考察的方向不同,也容易引起考生的一种误解,很多考生认为是议论的越深越容易被欣赏、得高分,但有些题目必须要考虑到主考官考察的方向,这样才能获得主考官的欣赏。
很显然这道题目,不是在考“大德”,而是在考“纯孝”。
历史上的舜,就是以纯孝而闻名的人,因此舜才能得到江山基业而被受让帝位,纪宁自己很清楚这道题目是出自于张玉珏,既然张玉珏有纯孝的思想,他就不能把议题议论的很深,而只是深入浅出地把“纯孝”这个主旨给议论好便可。
本身议论的范围就窄,他知道要想让自己的文章出类拔萃,就必须在文采方面入手。
考虑到张玉珏对中庸思想的一种抵触,以及张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