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儒家典籍要更有意义。
这次,纪宁便准备在殿试的考卷中,为大永朝的国民树立一次典型,而他的文章,入体点就在此,他会写出十几个关于孝义的典故,来论述纯孝到底可以到什么程度,也未必只是普通百姓口中所论述的简单的尊老,而是要向这些古人一样,对于孝义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实践。
……
……
在其余考生都还没动笔的情况下,纪宁已经开始写文章了。
此时在殿试的主场地奉天殿之前,坐着十几位朝廷所派出的殿试读卷官,这些读卷官,有的来自于尚书省,而更多的人是来自于六部九卿衙门,这些人在朝中大致还算是有威望的,其中有几人还是崇王直接给龙城的名单中所举荐的,举荐的这几人,基本都是没什么地位,但深得崇王欣赏却不识相不肯归顺的,崇王把这些人写进名单中,是为了让皇帝怀疑这些人跟他崇王有勾连,试图加害这些人。
而在场所有的殿试读卷官中,地位最高的,当属尚书省左仆射张俊铭,此人乃是朝中左相,地位尊崇。
他身旁之人,便是一直对他推崇有加的尚书令李旦。
李旦虽为尚书令,但在大永朝,尚书令只是正三品的官员,在朝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