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是,界面性肝炎并不是只有这一个名字。它也可以被称为“碎屑样坏死”。但随着最近的研究,医生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界面性肝炎”来描述免性肝炎肝界板以及邻近的肝细胞凋亡的情况。因此,“碎屑样坏死”的说法反而变得少见了许多。
不管这种病变究竟被称为什么,它所代表的含义是非常确定的——肝脏内的细胞出现了不正常的凋亡。而这种病变,一般出现在慢性肝炎中。
慢性肝炎是一系列疾病症状的泛称。它可以由许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和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等。而慢性,则是指这一疾病的病程进展时间较久。
从鲁春雨的自诉上来看,她从去年七月开始就出现了黄疸。根据相关定义,肝功能异常反复发作,且持续时间长达半年以上,就可以被认定为“慢性肝炎”。因此,界面型肝炎的病理学检测意义就比较明确了——它很可能就是鲁春雨出现黄疸的原因。
黄疸的主要发作原因有四,第一是异常溶血,第二是肝细胞异常,第三是胆汁淤积,第四则是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鲁春雨年龄比较大,入院血常规正常而且本身并没有病毒性肝炎。从这两点出发,综合考虑即可排除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