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图找事结果没找成,孙立恩只能回到了办公室里开始看文献。好歹是工作时间,虽然没有事情可以做,但现在睡觉也实在是有点过分。
没有事情干的时候,就学习吧!孙立恩把自己下载的一批文献打印了出来,然后开始拿着笔在上面写写画画了起来。有可以实际操作的纸摆在面前,学习的氛围比直接在电脑上观看强出了不少。而且纸质书籍时的漫反射还比手机的直射光源更护眼。看久了也不会太难受。
现在看到其他医生发布的Case report 的时候,孙立恩的第一反应已经不再是跟着人家的思路去治疗,或者先看后面的文献复习部分了。他会直接把自己代入到论文中的环境里,然后自己装作没有开挂辅助的样子,去思考究竟要怎么进行诊断——做哪些方面的检查,而数据需要进行什么样的对比。
看论文的时候,孙立恩总是会有种奇妙的错位感。在状态栏的辅助下,他几乎不需要考虑给患者做什么检查以明确症状——他需要做的只是用一项又一项的检查来证明状态栏的提示。然后凭借着这些提示来进行诊断。
所以,孙立恩就会在文献的时候产生这种奇妙的错觉——他总觉得其他医生的反应有些偏慢。只有在获得了一个特别具有决定性的条件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