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把粮食都省得给孙子吃了,他自己老吃树皮、树叶造成的,已经有很长时间大便不下来了。按照柿子湾一带的习俗,这人殁了,前几天打墓就不说了,光是发落的那一天,这主儿家是要举行一套复杂的仪式,至少得管两顿饭的。清早起来,是热上几大笼馍,烧上一大锅热菜,也就是白菜、豆腐、粉条、猪肉片做的烩菜,让帮忙的吃上一顿。中午那是得大摆酒席的,一般是全村每户至少一人,再加上本家和亲戚。
可因为年景不好,再加上村里是吃食堂,这邢家的丧事办得格外简单,没举行什么仪式,就用陈年小米煮了几大锅米汤,给大家喝了喝。这一带是土葬,人殁了是放在木头里(柿子湾一带称棺材叫木头),木头放在木头架子上的,架子上有四至八只铁环子,一只铁环上插一根木杆子,用来抬木头。奇怪的是,发落邢家老大的时候,八个小伙子都抬不起来,后来硬是找来十六个人才抬了起来,而且还是一路换了几班子才到了地里。这不用说,并不是邢家要耍什么威风,而是因为小伙子们也都饿得没有什么劲儿抬木头而已。
这年从后半年到第二年麦熟口,柳湾村殁了不少老人,由于年景特殊,这丧事一家比一家办得简单。白事比红事更重要,乡里乡亲的,大家伙还是把逝者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