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闹饥荒这年,簪子怀上了。珍儿劝儿媳妇说:年景不好,大人都顾不了,就甭要这娃了。可簪子不肯,回娘家住了大半年。第二年夏天,簪子生下个小子,可是小产,不足月。珍儿常对人说:“哎呀,人家要的那娃就像个猫娃子似的,娃搁在炕上盖一个外褥褥子,都看不出外褥褥子底下有个娃儿。”但有儿还是挺心盛,给孙子取了名字叫吴银海,小名唤海海。
也许是早产的缘故,这海海体质欠缺些,刚过半岁就生病了。先是发烧,接着后脑勺和背上都长出米粒大的红点儿,很快斑点附近就出现了红晕,红晕又转成豌豆大的水泡。簪子抱着孩子一趟一趟往村里保健站跑,又是打针又是开药的,可就是不见好,孩子成天价哭闹个不停。
没法子,簪子想了想,抱起海海就往村外跑。见嫂子这般架势,叶子二话没说,也跟了出去。两人替换抱着海海,一路翻沟越岭来到了南塘的陈家,也就是簪子娘家。簪子妈当过接生婆,特疼爱外孙。见孩子出了水痘,而且还来得这么快,老人家就甭提多着急了。连一口水都没给这姑嫂俩喝,就一道去找梁医生去了。
这梁医生是早年从河南逃荒来的,医术相当不错,在临近几个村小有名气。梁医生看了看孩子的症状说:“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