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有效的办法,徐俌只好下令几名手下分别驻扎在东北沿线,时刻注意鞑靼的动向。
走出大帐,李吏深呼吸一口,东北气候干燥,适应了南方的湿润,免不得有些水土不服,咳嗽起来。
如今鞑靼不知踪迹,自己能做只有等。
“李百户是读书人?”
徐俌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冷不丁问道。
“魏国公慧眼如炬,在下未进锦衣卫之前确实是书生。”李吏恭恭敬敬道。
“我家那混账东西跟我提过你,对倭寇恨之入骨,读书人胸怀大志,李百户前途不可限量。”徐俌赞叹道。
李吏干笑了几声。自己对蒙古鞑靼仇视到这等地步,在徐俌看起来或许有些奇怪,但是在李吏看来却是正常不过。或许他们遇见不到,在几百年之后,蒙古鞑靼的铁蹄差一点踏遍了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
在以后的几百年里又不断侵占土地,清政府割地赔款,那是又何止民不聊生能够形容。
若是老公爷生在后现在,一定会比李吏还有更加愤青。
“怎么不见小公爷?”李吏突然好奇道?
徐俌嘴角抽了抽,颇有些恨铁不成钢,抬了抬下巴:“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