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吸收一部分老师加入其中。学生毕竟是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不尽人意。写作社发展到现在已经具备了一个公司的雏形。吸收一部分老师,一方面能够在各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他们也可以处理学生不擅长处理的方面。
理论上,就算是商校所有的老师全部加入其中在数量上也不能全部满足。但这是毫无意义的,对于能力跟写作社不搭边的老师,吸收加入只能是多一个闲人。所以在吸收了部分商校老师以后,苏谨果断将目标转向了其他学校。
写作社在商校的势力已经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商校的规模制约了写作社不可能再有更大的发展。写作社要想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就要向外扩张。古城的其他学校显然是最好的目标。当然,苏谨的目标没有放在古城一中这种重点中学。像这种重点中学或许会用个别学生加入写作社,但写作社写作要想在其中有所发展,完全是天方夜谭。
苏谨将目标放在了古城的中专技校,以及职教中心上。如果说商校学习的课程是为了让学生日后成为一个推销员或者是导游之类的脑力劳动者。那么技校的课程就是完完全全的培养工人了。钳工、焊工、电子装配、等等。
当然,和商校类似,近年来受限是社会现状,技校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