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任何读书习字的人需要通过院试、乡试、会试、殿试才能真正的金榜题名。
院试三年才举办两次,也就是一年或是两年举办一次,这是从各大书院中选取秀才的人员,主考的乃是各省的学政,相当于后世的高考一样,由各大学校的教师分配在不同的考场监督,而院试的地点便是府县。
通过院试才有资格考取乡试,乡试在秋天,通常是两年或是三年开科举,并非每年都开。至于乡试、殿试则在次年,并非同年,故而有很多学子读书十几年都不见得有机会进入殿试,一次次的刷下来最后读书几十年的都有。
若是按照现在的学校制度,从小学算起一直到初中都是免费的,到了年纪都可以入学,然而在北宋时期,要想步步高升则需要用功读书,要不就是贿赂便可以,只是赵构之前的行动让那些官吏之人有心也不敢去做,不敢顶风作案,不然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众人齐齐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今日是特别重要的日子,由学院的院长亲自教导,只因院试科考在即,院长需要提醒诸位学生院试的注意事项,以及一些事务安排。
院长乃是韩家人,名为韩铭,并非直系而是旁支,只因文采出众又喜好教育,故而学院一直由他打理。在众人焦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