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宗接到赵构在前线接二连三的取得胜利的捷报,这让他很是心安,还是有些担心。赵构年约不过十五而已,却担负起如此大的重任。若非朝却无此人担此大任,宋徽宗还真的不见得会让赵构前去。
赵构连续攻下城池,鲜有败绩,这样的功勋卓著,放眼整个大宋也无人能出其右。即便是太祖、太宗皇帝都未曾完成的心愿,赵构却做到了,而且还做得谁都好,这样的功绩足以让他名垂青史,却也留下隐患。
宋徽宗这些时日已经在筹划迎接赵构等人凯旋而归,他听闻赵构要回来的消息,再一次传旨,让所有在京城的武百官,至一品大员,下至黎民百姓,全部都要出城迎接。
此外,宋徽宗还安排奏乐,以‘凯旋’为曲迎接赵构等人,待一切准备绪后,等赵构回京了。
与此同时,身在大名府的赵构等人一行人,却没有心急如焚的继续赶路,而是抵达大名府天已经黑了,便在大名府休息了。宋徽宗传旨,让赵构等一行人回京时,途径的任何地方,一律以最高规格的待遇待之,不可有任何的懈怠。
因此,赵构回京经历的途,所有百姓、官员、乡绅等人纷纷出城迎接。当初,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时,赵构还吓了一跳,差点没有引发大战。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