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年时间写一本出来后火的不行,然而第二年就卖不出去的书,并不算著书立说。就算是网络也会火好几年呢。
没有个半辈子精研出一本书,你好意思说自己是国学大师?
大师在这个时代已经不见踪影,退而求其次说学者,那么全国还是有百八十个的。
几所文科类大学一分,剩下的也就没谁了。
总体来说,带一个国字的,就算是厉害到不要不要的门类了,然而真的钻研进去当做事业的,可没几个。
不信在纸上写上苦荼二字,拿去问各路语文老师,保准有一半的人管它读作苦茶。
想到中文系,景苦到是想起了:“我最近正发愁,那几本经典中,有两本没人教真心看不懂,网络上的释义怎么看怎么错的厉害。”
“你想进修?还是干脆考研?”
“不知道啊,先见见你的师兄,然后再做决定吧。”
专家署名的网络释义真的不见得准确,比如诗经·豳风·东山中有一句,‘有敦瓜苦,烝在栗薪’,网络释义是,有一个瓜放在柴火堆上。
拜托,这是著名的诗经中著名的一首诗的核心语句,就TM是这个意思?
直到有一天,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