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
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大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感觉。
由于初一早上要求吃素,江辉起床后咬了个苹果,洗漱完毕之后就跟江萍去拜年了。
天朝的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
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江辉所在的小山村,自然是没有那么复杂的。
由于整个村的人都是姓江,往前五百年都是一家人,所以整个村有许多人之间都是沾亲带故的。
拜年也自然不可能搞得那么复杂。
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的熟人,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只需要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万事如意”,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这样走马观花的折腾了两三个小时,才算是把拜年给对付过去。
从村头扫到村尾,等到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中午吃饭的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