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江董的指示精神来展开宣传工作。那么下面我们就正式开始今天的会议,首先来看《2012》的预告片”,王露说道。
“我插一句话,预告片是沟通观众和电影之间的桥梁。对于判断和寻找消费目标的观众来说,预告片是最重要的营销物料之一。
毕竟电影是一种先付费后消费的产品,观众对于自己消费预期值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观众的消费预期值,是由影片的各种营销活动来主导的。这么多年了,我发现在各种各样的营销活动之中,预告片对观众的影响力是最大的,甚至可以说,观众对于一部影片的判断,八成来自于预告片。
所以我希望大家充分的分析这段哥伦比亚公司提供的预告片,看看需要做哪些调整,以最大程度的迎合天朝消费者的喜好”,何玲说道。
预告片这个概念说到起源还是要从电影工业发达的好莱坞说起。
电影诞生的初期,当然是没有预告片的。在电影渐渐进化成为一门艺术后,观众会根据影片导演,演员或题材等因素来选择是否观看,这也让电影宣传面临新的课题。
于是电影公司开始在影片结束后让放映员再播放一段介绍新片的内容,起初都是采用幻灯片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