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本来就穷,弟弟刚大学毕业,妹妹还在上学,别说做生意的本钱,就是吃饭的钱也勉强。
村子中的街道几年前由坑坑洼洼的碎石路改成了宽敞平坦的水泥路,四面八方延伸,甚至连地头前的路都铺成了水泥路,可见这些年村子发展的不错。
除了临街的商品房,许多原本的民居已经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风格不同的小区,统一的二层小楼,一排排大小形状规模统一的房子整齐站着,看起来赏心悦目。
可惜林烨的家不在这里,继续往前走,越过这些新式小区,四周开始出现瓦房。这些瓦房似乎是过去的最后坚持,墙体斑驳,红砖青苔,瓦檐破旧,有的院墙还缺了一段,带着风霜的痕迹。
这就是林烨生活了十五年的地方,也承载了他人生前十五年的记忆,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周围的都是自父祖辈便生活在一起的邻居,一路过来,林烨频频打招呼,不时问候。以前他读书读傻了,认为关系亲近便不需要这些面子功夫,自从到社会上打磨,才知道再好的关系也需要维护,嘴巴才变得勤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