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一种探索性改革措施,在全国各地迅速流行开来。一开始,是国家投资建设,民营资本经营学校,确实让一些政府甩了包袱,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不过,在后来很多地方政府和机构从这里面尝到了甜头。因为国有民办学校占了两种体制的好处,一方面可以享受公立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以公开借调优秀的公办教师;另一方面以民办的名义,可以收取不菲的捐资费或择校费。学校收取的这些高额的捐款或者择校费除去支付学校的日常办公开支和教师工资福利费用之外,大部分钱款成了地方政府和个人自由支配的小金库,你想想,有如此丰厚的利润作为诱惑,各级政府的领导能不动心吗?这也是这两年国有民办学校愈办愈烈的原因之一???”
“不过,凡事都有它的两面性,国有民办学校亦是如此。”陈昌平进一步进行分析,“首先,国有民办学校因为有政府资金的扶持,有政府教育机构的支持,大力挤压了真正的民办学校的生存空间,在优质资源集中到该类学校的情况下,各地的择校之风愈演愈烈。其次,国有民办学校除了收费是‘民办’的,其余都是公办的,学校资金管理存在监管真空,容易滋生教育腐败。也正因为如此,早在1996年7月29日,*副总理就在一次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