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的邱英深知这两家单位会计工作的“含金量”根本没有可比性。所以,从内心上来讲,邱英还是倾向于选择做户山中学的会计。然而,另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又摆在了邱英面前,那就是邱英跟新任校长孙吴冬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的瓜葛,如果在选择户山中学的会计工作之后,或者是在现任校长孙吴冬和前任校长钱进财务交接之后,孙吴冬再把自己这个户山中学的会计“扫地出门”该怎么办?如若真要出现这个问题,那丢人现眼那都是小问题,关键是很多唾手可得的利益就将与自己失之交臂。这是已经是习惯了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考虑自身利益的邱英所面对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也好像是很多人自觉或不自觉中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那接下来邱英要考虑的问题是该怎样积极向新任校长孙吴冬靠拢,或者是该怎样讨得新任校长孙吴冬的欢心?在对现任校长孙吴冬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该怎样取得孙吴冬的信任和欢心呢?这是一个很残酷也是一个很现实的情况。
在一番的苦思冥想之后,邱英突然发现从孙吴冬给宋秀文签字的单据下手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试想想,如果自己提出了宋秀文报销单据上的“猫腻”,会不会讨得孙吴冬的信任和欢心?邱英为自己这个突如其来的想法而兴奋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