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搞活、发展经济成为时代主旋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个体、私营、外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经济相继涌入市场,流通体制逐步变革。这股改革开放和开放搞活的春风最终还是吹到了户县地区,户县供销系统 “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的做法脱离了时代的轨道,受到了市场经济浪潮的强烈冲击。昔日人流如织的户县百货大楼日渐变得萧条,供应的商品渐渐在市场上缺少了竞争力,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甚至出现了经营亏损的局面。
改革势在必行,户县百货大楼作为户县供销系统的龙头企业首当其冲。为了搞活经济和减轻单位负担,户县百货大楼在1995年便率先搞起了“柜台承包制”,每个职工每个月只发基本工资,其他的收入就从承包柜台的收入里提成。徐文凯的妻子舍不得放弃供销系统这个所谓的“铁饭碗”,只好和两个小姐妹联合承包了文具部的柜台,可不管这几个人怎么折腾,生意一直都不见起色。徐文凯的妻子赚不到钱,自然就不会给徐文凯好脸色,每次徐文凯回家他的妻子都会给他甩脸子,搞得徐文凯天天担惊受怕。
这种情况直到1996年徐文凯到户山镇政府任职副镇长才略有改善,改善的原因之一是徐文凯的政治地位提高了,家庭地位也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