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宕遗址的分期,苏亦是作弊了。
他前世看过河宕遗址的发掘报告,读研的时候,也去过考古工地。
所以,他不是第一次参与考古发掘。
在省博的时候,他就翻看了不少关于河宕遗址的简报,之前还去过库房参观出土物。
曹子钧又明确告诉他,河宕遗址的文化层堆积自上而下可分为四层。
他得知结果之后,去推导过程,就没有那么困难了。
就算没去看过库房的出土物,乱蒙,他都可以说好久,毕竟前世三战北大文博,论述题的训练也不是白写的。
更不要说他还参观过库房。
所以这玩意,对于他来说,难度还真不大。
当然,也不是说,他没真材实料。
要没经过专业的考古发掘训练,想要说成他那么专业,想都别想。
不过经过这一出之后,也没有谁再质疑他这个15岁以初中同等学力考上北大研究生的业务水平了。
或者说,自从他当天拒绝商志谭教授的邀请之后,他在河宕遗址考古队中,就真的成宝贝疙瘩了。
苏亦在考古工地的自由度变得更大了。
这个年代的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