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作品,在广州美院能够让岭南画派的当代大家亲自下场去解构自己的作品,而且还是一幅临摹作品,这个待遇堪比大师啊,这得多大的荣幸啊!
所以不少的国画系学生都后悔不已,要是当初硬着头皮上前,这一切的待遇就归于自己了。
实际上不止学生羡慕,在场的老师也羡慕,这个待遇他们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有。
或者说除了学生时代,已经很难有关老如此解构了。
越是这样他们望向旁边的苏哲眼神就越发的幽怨,似乎今天讲座所有的好事都被苏家的小子独占了。
所以等到讲座结束的时候,王院长都忍不住对苏亦说,“小苏,你不留在咱们美院读书太可惜了。”
在她见到苏亦在台上肆意作画的那一刻起就尤为强烈了。
应付这个问题,苏亦已经有自己一套完整的说辞了,“我个人的兴趣还是偏向考古学,所以,当初没有像那么多。”
王院长一脸遗憾,“你这孩子,要学考古,咱们美院也有啊,咱们美院也有研究美术史,美术考古的老师啊!”
这话一出来,就知道王院长的理论水平有多高了,这年头,农业考古还在起步,美术考古更是连学科方向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