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网游小说 > 我在北大学考古 > 正文 第079章:新会一中


    据了解,清末办中学堂的校舍是以孔庙考棚(孔庙右邻)的房屋为校舍。大的五六间作课室,小的几十间作学生宿舍。1926-1927年间,由于体育场狭小,拆乡贤祠扩大体育场地,填池塘作校园。后来由于学生人数和班级增多,最后除大成殿外,孔庙及学宫全部作为校舍。

    1905年,会城马山下,富有改革精神和勇气的新会人民得风气之先,创办了官立新会中学堂。官立新会中学堂不但开创新会普通中学教育的先河,同时也见证了新会一中百多年来艰难曲折的办学历程。官立新会中学堂实际是从清光绪二十八年(即1902年)就开始筹办。时任新会知县的陈伯侯奉命筹办新式学堂,于孔庙明伦堂召集邑中士绅商讨兴办中、小学堂的事宜。由于师资缺乏,先办“初级师范”,学制二年,不久之后办“中学堂”,谭镳为堂长,学制五年。

    苏亦回一趟新会老家并不容易。

    汽车、渡轮、拖拉机、摩托车各种交通工具机会换了个遍,花了差不多两天一夜的时间,在第二天下午才回到新会的城区——会城镇。

    主要是他们坐车到半路,车子坏了。

    只能到潭江渡口乘船到双水镇,然后再从双水镇回到会城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