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香港人,已经被股票吓破了胆。
不像六七十年代,那时候的香港证券业,才叫一个真火爆,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可谓无人不买股票,包括庙里的和尚和尼姑,都经受不住诱惑,纷纷下海炒股。
很多家庭佣工只会挑那些可以代她们买股票的人家工作,股票经纪炙手可热,走到哪里都是座上宾,甚至连茶楼侍应上菜时,都会多送一碟小食,只为从他们口中套取一两句所谓的内幕消息。
股票行情好,几乎买了就能赚,消费升级也就顺理成章,“鱼翅捞饭”、“白兰地漱口”、“老鼠斑做鱼蛋”等令人咂舌的炫富行为,成了那段行情最好的注脚。
但那时候社会上贪污成风,股市明显是不健康的,自一九七三年开始,牛气冲天的香港股市,终于遭遇滑铁卢,恒生股指一路下跌,中间又恰逢银行加息和第一次石油危机,截止一九七四年十二份,恒指从1775点,跌倒150点,两年之间跌幅达到91%,香港股市近乎全线崩盘,无数人血本无归,跳楼者多不胜数。
相比之下,大陆股市日后的那点波动,根本就是小打小闹。
也正是这两年,使得股票在大多数香港人心中,从最初的香饽饽,变成了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