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番人赖之以安业’,希望陈雄的死,也能让这片大海清静几年。王将军,天已大亮,咱们需要修正航线,也该赶路了……”
☆☆☆☆☆大明永乐十九年十二月十八日下午,位于今亚丁湾西北岸的阿丹国港湾,热闹非凡。男人们大多身著白色长袍,头缠方头巾,腰间挂着华丽的短刀,刀柄上镶有金银宝石。女人们则身披黑色长袍,以黑色头巾面纱遮住面部,佩戴项链和手镯等饰口。
人们蜂拥在港湾,期待着郑和船队的到来。下午申时,远远看到海面上驶来一队高大的“山丘”,众人欢呼雀跃,用中国传统的锣鼓声迎接船队的到来。
宝船靠岸后,郑和走出“天元”号,虽然前五次下西洋,他曾从这里穿过红海,向西跋涉三千里到达天方(今天的麦加,圣伊斯兰教发源地),进行朝圣,但是这一次,郑和却将阿丹国作为此行的终点,计划停靠两个月后,向南行大概三千里到达木骨都束(今非洲东岸索马里的摩加迪沙一带),在那里与南海公、柳教主所在的船队会合,然后直航西洋,返回大明。
阿丹国位于阿拉伯半岛的西南端,扼守红海通向印度洋的门户,素有欧、亚、非三洲海上交通要冲之称,也是宝石珍珠集散地。阿丹意为“快乐之地”,既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