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话,再在全唐境内普及实施。”
刚从三原县回到长安,还没有在家中坐热,苏炳仁便带着一双棉被,马不停蹄地乘车赶到了宫里,着急着想要把在三原县的发现早些禀于皇上知晓。
“哦?”听了苏炳仁的禀报,李世民面色一喜,饶有兴趣地俯下身来,激声开口向苏炳仁询问:“那这般说来,柳爱卿奏折上所述,每亩良田每年每季可增产近半甚至更多的说法,全然属实了?”
若是那样的话,李世民的心绪再次变得有些激荡起来,农为国本,说到底还是粮为国本,若是柳二条前番所奏属实,日后整个大唐国域的年均粮食产量几是都可翻上一翻,大唐何愁不富,大唐又何愁不强?
“回皇上,虽然秋耕已过,春种还早,且又没有在收获时实地查证,不过对于柳大人所疏之事,微臣心下却是已经信了八成,”没有敢把话语说满,不过苏炳仁还是自信满满地开声向皇上禀道:“对于这种新耕之法,微臣报以十分之希望,对我大唐农业之前景,微臣心中亦是自信盈盈。”
当了几十年的大司农卿,关于农业上的事端,这还是苏老头儿第一次这般乐观并肯定地在皇帝的面前说话。
“哦?听爱卿如此说讲,朕之心中,也算是有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