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选的“全国优秀中短篇奖”,就是最为典型的官方文学奖。
除此之外,诸如“茅盾文学奖”、“骏马奖”、“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奖”等等,也都是官方性质的文学奖。
而且其等级非常高,几乎代表了国内文学界各领域最高奖项。
而由杂志社或者出版社自己出钱或主办评选的文学奖,就属于半官方性质的文学奖。
这其中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八十年代由杂志社或出版社全额出钱的,比如早期的“华夏科幻银河奖”、第一届“人民文学奖”、早期的“十月文学奖”等。
而另外一种则是冠名的文学奖,比如后期的“银河奖”、“炎陵杯――人民文学奖”等等。
这些“文学奖”往往奖金金额较高,是半官方半商业性质的文学奖项。
之所以同一个奖项会有如此大的变化,那是因为,在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各种文学奖层出不穷,可奖金却一直很低,最高也就一万块而已。
这样一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这点奖金已经无法支撑整个文学奖了,所以“冠名”文学奖也就随之出炉了。
在整个九十年代,这类文学奖项是极多的,也是极为流行的,举办的也相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