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往鼓楼走,两侧有很多有意思的小店铺。捏泥人,吹糖人,古玩,传统剪纸。偶遇一家博物馆,居然主打民国情怀?
青砖红墙,装修古朴,走进这里仿佛从现实生活中瞬间穿越到民国复古风情。仿佛一身旗袍的美女,踩着优雅的高跟鞋,在昏黄的灯光下,诉说缠绵的柔肠。
比较有创意的将张爱玲里的篇章打印出来,穿成串从天花板一直挂到地面上,往里走会看到一个满是帽子的地方,挂着的都是民国时期美女们最流行戴的花边帽,摆放起来也是错落有致。
整面墙都是当年叱咤风云的大明星,什么阮玲玉、蝴蝶、林徽因,按照现在的审美来说,有点丑!
直到今天,津人仍然对各种文艺表演有着近乎偏执的热爱:周末去名流茶馆听京剧或相声、去水滴大馆听演唱会、大剧院欣赏音乐剧或交响乐,已成为一种由内而外生发的习惯。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殿堂高雅与市井通俗,这种乐观旷达的心态和与生俱来的幽默感被精准地概括为两个字“归哏”,可能源自近代以来租界西式幽默和华界市井文化长期的相互作用。
这座城市里的人过着一种乐乐和和的生活,用笑声包容困窘,用欢乐纾解忧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