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都变成更好偷懒的汤粉。
第一次吃卤菜粉的人,拿到米粉之后很可能一脸懵圈,这玩意除了米粉和几片卤肉之外啥都没有?
精华就在于好多配菜需要自己放,葱花、腌萝卜、酸豆角、糟辣椒、干辣椒,还有自助的筒骨汤。关键来了,如果看到有人吃粉之前放了骨汤,八成不是本地人。
地道的吃法是先嗦粉,后喝汤,最好不要把它们混为一谈。
来桂林之前并不知道桂林人嗜酸,不但卤菜粉要加酸过的小菜,街边还有一种专门的酸店。
兜售的食物本质上来说属于泡菜,桂林人管这叫泡酸,想必不少人家也是有个酸坛的。想起江浙一带人家里的臭坛,万物皆可臭。
什么东西但凡老了,不好吃了,想长时间保存的,就随手丢到坛子里臭一下,臭苋菜杆、臭千张、臭冬瓜都是这么来的。到了广西这边,却兴起万物皆可酸了。
在别的地方,泡菜是用来下饭或者当开胃小菜的,这里的酸店却偏偏要让泡菜唱主角。各种酸过的小菜是街头很受欢迎的风味零食。进店先挑大小碗,然后选酸,称重,付钱。用竹签子一扎,拿着边走边吃。
之所以吸引庄臣,并不是这种做法有什么稀奇,而是食材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