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西关,总结一句话:食在广州,味在西关。
作为明清时期羊城西门外一带地方的统称,明末清初随着西关商行的快速发展,确立商贸中心。而今虽然经济商业中心已成为历史,但在上下九步行街的加持下,这里已成为著名的美食天堂,并且不管社会怎样发展,老西关人仍旧恪守祖传秘制,力求色香味形意完美结合,美食数量多达几百种,绝对是吃货圣地。
初来乍到,庄臣对西关的印象,不像四合院改造的那般杂乱,不像魔都弄堂生活般拥挤,而是沿袭商贸作用,临街的为主的依旧是商铺和旅店,里屋内则更像北方筒子楼的群居状态。
各街区临街多以骑楼为主,往街区里边深走有一些西关大屋的影子。要说最典型的骑楼代表,莫属恩宁路。
街旁都是典型的建筑,一边听着西关商贾的叱咤风云,一边看着敝帷不弃的老屋,时光的味道甚是酸楚中带有一些感慨。而在西关富贾留下的最宝贵的建筑代表就是趟栊门,应该是我国最早的防盗门。
三层架构的复合型门,形似一个大的木框,中间横架着十几根圆木,圆木一定要单数,不能双数。第一道是屏风门,象两面窗扇,挡住了外面路人的视线,这道比较轻巧,方便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