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还是小女才疏学浅,所知到底有限。大少奶奶还有疑问,最好日后寻了名医,以名医所答为准。”
郑大奶奶接过来那把双面绣的扇子,紧紧攥在手里。她神色收敛得很快,这时候脸上又带了笑意,也和声对江慧嘉道:“还是劳烦了你。”
说着又道:“宋娘子是保平镇青山村人士,夫家姓宋,不知是哪个宋?”
是哪个宋,这还用问么?
江慧嘉心知郑大奶奶其实是在问她要更详细的身份信息,当下道:“青山村只有两个宋家,我夫君是读书人,昌平二十六年过的府试。”
如今已是昌平三十一年,距离昌平二十六年已经过去五年了。
郑大奶奶不由得在心下暗自猜测:“这宋娘子的夫君学业只怕不好,否则五年过去,如何还是个童生?”
当下也不在意,只想着到底是读书人家的娘子,也不算太乡土。又觉得江慧嘉形容气质都不错,说起医理来更是有模有样,她那个五年来都考不过秀才的夫君,仿佛倒是有些配不上她的样子。
如此一想,郑大奶奶隐约的竟对江慧嘉起了几分同情之意。
女人一旦同情谁,总就免不了要对对方更多些宽容。郑大奶奶更是满脸亲和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