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甚而至于出现了商汤舍身火海而求雨于桑林的“商汤祷雨”的壮烈故事。
商汤王就身着白衣,自乘白马、白车,率领众臣到汜水的桑林祷雨。汤王手捧三足鼎,把自己作为祭品,跪地向上天诚恳地忏悔自己的过错,以六件事责备自己,求天快降大雨,以救万民,并剪下了自己的头发、指甲焚烧,以示对自己的惩罚。汤王的虔诚之心,感动了苍天。顿时雷声大起,黑云压头,不多时暴雨倾盆而下。桑林的老百姓们高兴得在雨中连唱带跳,欢欣鼓舞,庆祝自己的胜利。从此,汤王每年都带领宫廷大臣来桑林祭奠,并命伊尹把百姓的歌舞记录整理,取名“桑林舞”。这就是著名的“桑林祷雨”。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汤王,在他祷雨住过的大沟旁汜水城东关外,专门修建了一座庙宇,叫汤王庙。再后来,那里成为一个村庄,叫汤王庙沟。
余中运讲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求雨典故,接着他讲到了第二个。
董仲舒到江都国任国相这一年,正赶上江都国一带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董仲舒认为这正是教育刘非的极好时机,于是他就对刘非说,这次久旱不雨,是上天的惩戒,必须举行祈天求雨的仪式,以求五谷丰登。而方法嘛,董仲舒用的当然是他创造的“天人感应说”加上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