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你终于享福了,小楼住起,中华烟抽上,日子好了。”
“大爷生了几个好儿子,孙子也争气,考进了市里最好的高中,听说还做了点生意,享福那不是应该的?等将来苏醒上了大学,日子肯定过得更好。”
一群十几个人接了苏烈军发的烟,又往下一家走去。
有人迫不及待的点上:“这烟抽着还真舒服,村里还没哪一家能够抽上吧?”
“我们走了大半个村子,最好的也是十块钱一盒的黄鹤楼,别说中华,就连玉溪都没有哪一家能够散的起。”
“他家又要发达了,就这半年的时间,说起来就起来了。苏昌民家里起了小洋楼,接着就是他家老四,苏昌隆家里也起了小洋楼。老四在外面接了不少活,村里好几个人跟着他一起干活,半年来一直有活干,二三十块钱,一个月将近千把块钱,到现在每个人都赚了大几千。”
“国胜好像就是跟着他家老四干活的吧?前些天刚从镇上买了一辆摩托车,拉风的很,没事就骑摩托车到镇上去买早餐,看来的确是赚了不少钱。”
“没错,国胜就是跟着苏昌隆一起干活,不过大爷他家能够起两栋房子,过年发的烟都是中华,跟苏昌隆没多大的关系,听说都是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