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都已是退学回家了,有的在家务农,有的拜了师傅在学手艺,还有的跟着家人在做买卖。只有极少数人还在坚持着学业,可他们却都是在为着童子试做准备的。
而自己,自家知道自家事儿,他已经十五岁了,已经过了茫然无知的年纪了,心里已经明白,或许在念书一途上,自己确实是没有太大的天赋的。
心里自然不是滋味,失望伤心,或许还有别的。又打心里觉得对不住父母兄嫂,却是叫他们失望了。
可既然已是想明白,在他想来,也就没有这个必要再念下去虚度光阴浪费钱财了。
以前他还不觉得,可现在仔细想来,虽说姚氏族学对他们这些附学的学子同样非常优待,每年收取的学钱不过七八百文,不过其他学堂的十分之一罢了,也就足够支付先生的束脩而已。可到底贽敬节礼、嚼裹笔墨,还有同学之间的交际应酬,七七八八的加在一块,哪年不要五六七八两银子的。
父兄外出牮屋,早出晚归爬高爬低的那样辛苦,纠偏一间屋子也不过收入一百个大钱。
他开销的可都是父兄的血汗钱。
来回琢磨了好几天,秦连凤主意已定。却只说不出口,好几次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后来又盘算着是不是缓缓再说,反正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