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说的并不对成绩感到意外的自是当事人秦连豹同大堂哥。
顺顺利利的过了前两场的“经义”和试帖诗,秦连豹自是知道再覆所试的“史论”并时事策,必是会加深一些难度的。
他自己还则罢了,倒是有些担心大堂哥。
毕竟经义说难也难,可到底已有完整的套路和程式。
大堂哥从十四岁上就开始习作制艺,虽才初窥门径,到底也算熟读四书五经。能引经据典,这就不难。
当然,若是束股发挥己意的时候能收的漂亮,使经义的思想更甚一层,显得神完气足,这就再好不过了。
至于试帖诗,只要能够遵守“八戒”,对仗能够工整,用典自然,这就行了。
这也是反复训练过的,不管是姚氏学塾里的先生也好,还是他也罢,也没少捉题。
可“史论”同时事策多是治国安邦、国计民生的时政,毕竟朝廷开设科举,本意就是为了选拔人才、寻求治国安民的良策。
只如此一来,时政的针对性就极强,可不是读了两本圣贤书就能应付过去的,还需要考生对时政时务有一定的了解关心,以及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这也是秦连豹最为担心的所在。
好在看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