姻亲故旧也算是遍布朝野,却并没有出过甚的封疆大吏。就算拿出看家的本事儿,也没有力气替李蹊谋划些甚的,顶多也只能帮着奔走一二罢了。
消息传到秦家,别说四堂哥五堂哥几个了,就是二堂哥三堂哥都有些愣怔。
他们都知道不管文举武举,都不是获得了出身,就能拿到正式的官位的。
还得先取得“官照”,也就是官员的身份证明才成。然后铨选,也就是拿着官照、籍贯所在衙门的保状、京里当官同乡开立的保结,加上履历书,才能去吏部或是兵部排班候缺的。
却没想到这一候,竟然能候这么久,而且很可能还得继续候下去。
不由咋舌。
哪里知道大堂哥又告诉他们:“妹夫这才候了半年而已,我听方大哥说,方家曾有位前辈,也是进士出身,却候了整整十年,才候到一个差强人意的差事,那时候他已经不惑之年了。”
大堂哥说这话儿的时候,是满心的佩服。
他确实挺佩服这种心里憋了一股劲儿的人的。听方解元说,那位老前辈曾经兜兜转转很多地方,做过各种努力和尝试,栽了无数个跟头,却也丰富了人生的阅历。他坚持自己的理想,他在等一个机缘,并为此耐心地积存力量,等待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