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定要注明出处,表明这是引用。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梁教授有一个提案就是关于加大知识产权违法的惩处力度,没有惩处力度,违法者肆无忌惮,反正剽窃你的,我名利双收,就算你告,也就赔你几万的事,谁怕谁。这极大地抹杀真正原创者的积极性。
杨平没想到梁教授对这事这么认真,立刻解释:“这只是器械图纸,只是技术的一部分,可以公开的。”
既然杨平说可以公开,那就看看无妨,梁教授这才点头同意。
移动硬盘里的图纸打开,十分详细,分解的图片,三维的图片,各个零件的图片,应用原理展示的组图。
杨平对着图片阐述这套器械的原理和一些细节。
这套器械从理论基础到机械设计,都十分成熟,完全可以进入临床实验应用,现在就差一个动物实验数据支持。
杨平的科研天赋如此之高?一个创新居然可以做到如此成熟,这动物实验之后,立刻可以临床应用了。
这种器械从想法到图纸,磕磕碰碰,一个完整的团队也要好几年,而且不一定成功。
现在他拿出来就已经是成熟的,难道刚毕业就研究这个。
其实杨平在系统空间不知道失败多少次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