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的所长;格古斋,就在滨江所的辖区之内。
“这不是民窑,是明代崇祯官窑,市面上极为少见。”
“真的?”老周眼睛一亮。
他鉴定不了崇祯官窑,但行情还是知道的。崇祯官窑青花,物以稀为贵,价格着实不低。
崇祯一朝,大明帝国风雨飘摇,已走上穷途末路;瓷都御窑厂一度关停,这就是官窑少见的原因。其实,从明末的天启、崇祯两朝,到清代的顺治一朝,这个阶段被称为瓷器的过渡期,都是官窑低迷,民窑繁盛。
但崇祯官窑并不是没有,从少量流传至今的来看,基本都是青花瓷,也都很精美。
还有一点,崇祯青花,研究的人也很少。
早二三十年,甚至有人闹过笑话。因为崇祯官窑青花难见年号款儿,多是干支款儿;看到一件崇祯青花,觉得风格不似之前的嘉靖万历青花,便直接给推到康熙青花上了!
比如这件笔筒,上面的干支款儿是“庚午”,如果是崇祯朝,符合的年份是1630年,六十年甲子一轮回,顺推到六十年后的1690年,那就是康熙朝了。
康熙一朝,瓷器官窑民窑皆精,风格也有点儿接近,所以就出过把崇祯官窑当成了康熙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