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宝山无语,只好先拿起这件郎窑红胆式瓶看了起来,釉色,胎质,脱口垂足郎不流,这些都没问题,确实是开门的东西。
翻底,没有官窑款儿,这也很正常。郎窑红瓷器,几乎没有落款儿的。
这是因为郎窑红瓷器成品率偏低,落款,需得入窑烧制之前便写上。但出窑之后,不合格的得砸碎,成品率这么低,要是出来十件砸一半,老是砸康熙款儿,岂不是对康熙王朝极为不利?
康熙官窑,不光是郎窑红上没有款儿,早期官窑也很少有落款的,和郎窑红差不多一个道理,那时候,大清江山还不算稳当,山河破碎尚不得全。若是易碎的瓷器上落了款儿,碎了,款儿也残破了,意头上于国不利。
卢宝山主要是看看底胎。这一看,是半透明的米黄色,正是郎窑红所谓的米汤底,不由暗中点头。
郎窑红瓷器主要有两种底,一种就是这米汤底。还有一种,透点儿绿,俗称苹果底。
统统都没问题。
不过,卢宝山在瓶底,还是发现了一点瑕疵的。瓶底靠近一边,有处不大的刻痕,如同一个瓜子大小,形状像个弹弓,浅浅的三条线。
这个刻痕,不像是老伤,但也不像是一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