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因为袈裟环,而是因为袈裟环上,还配了一颗顶珠。
这颗顶珠直径两厘米左右,满工,雕刻的是蟠螭纹。满珠黄沁,深入其中。
这是一颗战国时期的珠子!
而且这颗珠子出土后,肯定被长期盘玩或者佩戴过,已经透了,沁色和玉质融为一体,包浆润泽柔腻。
这种深入玉质的满满的黄土沁,是有讲究的,被视为无比吉祥的沁色,得到这种古玉的人,一般会随身佩戴,用作护身祈福之玉。
晚清著名的金石考古学家吴大徵,给这种玉件上纯粹的黄土沁色,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黄衣大士”。
“你这两件不是一起来的吧?”余耀不由问道。
“两件?”隋毅愣了一下,才明白过来,“对,袈裟环是我在市场淘换的,那颗黄玉珠子,我觉得挺漂亮,就当环上的顶珠用了。这一搭配,我觉得挺漂亮的。”
“这不是黄玉,这是白玉黄土沁,而且出土时间很长了。乍一看是挺漂亮,可是······”
“可是什么?”
余耀一时找不出合适的说法。用这么一颗战国的“黄衣大士”,去配这么一件清末民初的普通袈裟环,就好像穿了一身廉价的流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