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到了地方,点了份羊腿先烤着,先吃了俩牛肉锅盔。
沈歌又点了两道素菜,一小碗米饭,上了羊腿之后,就撕了两小绺。
沈歌吃完也比余耀早,一边拿湿巾擦手,一边问道,“对了,紫砂壶你懂不懂啊?”
“我不是早就说过么?什么都懂点儿。”余耀一边吃一边回答,“怎么?你捡了一把?”
“我对紫砂壶一窍不通,捡什么呀?是我爷爷准备入手的。”
“沈老的眼力应该没问题。什么时期的?”
“曼生壶。”
“什么?”余耀放下筷子,“陈曼生和杨彭年的款儿都有?”
曼生壶,是紫砂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紫砂壶自明代开始出现,虽然也有不少能工巧匠,但境界一直不高。直到清代嘉庆年间,陈曼生在溧阳为官,结识了紫砂壶匠人杨彭年,紫砂壶艺术才开辟出了一个新的境界。
陈曼生,名叫陈鸿寿,号曼生。他不会制壶,却是书画和篆刻名家,而且很喜欢紫砂壶。
于是,陈曼生设计,杨彭年制壶,珠联璧合。
陈曼生设计的紫砂壶具体有多少种款式存在争议,但有十八种款式流传最广,同时十八又是一个习惯性的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