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壶身之后。
原来,这壶盖是后配的!
虽然里面“彭年”的印铭惟妙惟肖,而且壶盖做旧做包浆很细致,但终究还是被余耀瞅出了端倪。
紫砂壶后配盖,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紫砂壶行当里有一句话,叫做:宁做三把壶,不配一个盖。
现在来看,配盖是配成了,而且手段极为高明。
但这不是一把新壶,还得做旧做包浆。
壶盖内部做旧还好说,壶盖外部的包浆,要做得和壶身一致,实在是太难了。
余耀能看出来,就是因为壶盖外部的包浆。
这壶盖的包浆比壶身还要厚重一点儿,做得过头了。
如果只有这一点,还能解释得通,因为壶盖和壶身包浆有差别也不是不可能。
但还有一点,壶盖上的包浆不仅比壶身厚重一点儿,而且各个部分还和壶身一样均匀。
壶盖和壶身不一样。壶身的包浆往往比较均匀;但壶盖除了相对平整的盖体,还有个常被拿捏的盖钮。一把两百年的传世老壶,盖钮上的包浆和盖体表面的包浆,是不可能一样均匀的。
当然,还是那句话,说出来容易,但要体察入微看得透彻明白,非得极高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