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歙砚里磨出的墨,没准儿就化作了《牡丹亭》的一字一句。
绝对是好东西啊!
古砚,有铭文和没铭文不一样,有铭文自然更有价值;名人落款和普通铭文又不一样,这个不言而喻。
这块明代歙砚上的铭文,不仅是名人铭文,而且关联到名人的历史事件,更有价值。
由此,也可以推及文物的重要性,文物能够印证史料,也能质疑史料,甚至弥补史料的空白。
“老爷子,这块砚台,也是您祖父留下的?”余耀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又轻轻放下了砚台,这才问道。
“对,这块砚台,这支笔,还有上面那层的翡翠,包括这个老木匣,都是我祖父留下的,我父亲和我都是原样保管。破四旧的时候,可是好一个藏啊!”
“笔?”余耀一愣。
“噢,旁边那个长条锦盒里,是一支老毛笔!”佟人堂笑道,“你先看完再说吧!”
“好!”余耀拿起长条锦盒,拨开骨制插销,打开,入眼是一支紫竹笔杆。
笔毫部分,上了一个竹制保护套,看不出什么样子。不过,这竹制保护套不是紫竹的,是普通的竹子;而且也不是什么太老的东西,料想是佟人堂的祖父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