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搁这东西,用毛笔写字能用到,垫着手臂,手腕很舒服,也能避免墨汁沾染袖子。现在自然是极少用了;除了练书法,除了签名,写硬笔字都很少了。
不过,臂搁却是古玩收藏的一个小热门,首先它是文房的东西,也沾文玩。再者,臂搁一般二三十厘米长,几厘米宽,很适合把玩。
制作臂搁的材料很多,竹子切一块,本身就有一个弧形,最多见。另外,瓷器臂搁在清代康熙之后也大量出现。
这件竹臂搁,自然是一件竹雕作品,材质是老楠竹。许是这臂搁摆放得不显眼,余耀在预展上并没有注意到。
竹雕,也叫竹刻。竹刻者,刻竹也。
这不是废话,意思在于以刀代笔,以竹为纸。
竹子并不值钱,就像墨汁和纸张也不值钱、但很多书画作品却价值不菲一样,要看水平如何,是谁的手笔。
竹雕成为艺术,当然要比书画晚,大致从唐代才开始形成共识。明清时期,是竹雕的鼎盛时期,所以涌现了不少竹雕名家。
明清时期的竹雕名家的作品,现在不少大博物馆都有收藏,而出现在拍卖会上,过百万的也不鲜见。
只是可惜,最后上拍的这件竹臂搁,没有落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