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耀听他一着急,连“少爷”都叫出来了,而且直接又报了账目,开始有点儿相信他就是个外行了。
这一点,是辅助原因;实际真正的原因,还是因为这件天球瓶。
这件粉彩八桃天球瓶,既不是乾隆官窑,也不是雍正官窑。
而是一件民窑。
民窑不比官窑,要松散宽泛得多,有些能比较具体地断代,有些不能。这一件,余耀算是能基本判定,是雍正到乾隆早期的民窑。
民窑的水平参差不齐,这一件天球瓶的做工,是民窑之中最顶级的,和官窑的差距,一般的眼力是看不出来的。
所以行里对这种民窑,有个称呼,叫做“气死官窑”。
这么一件“气死官窑”天球瓶,十万八万的价儿,不算瞎叫。
而且,他不是上来就叫,说了原由,有鼻子有眼。
不过,这么一件东西,余耀自是不会收藏;如果拿下,那也是为了倒手赚钱。不要说十万收,七八万收,也未必有什么赚头儿。
“情况我听明白了,那你打算多少钱出呢?”
“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多少钱能收啊?”
“我给你说句实在话,这不是官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