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种白奇楠,不是越南产的白奇楠,是清代从黔省赤水二郎坝定点采集的。
这种白奇楠更为特殊。
雍正时期,宫廷还没有明确的集中应用白奇楠制的记载;乾隆时期,朝廷就派专职人员定点采集了;嘉庆时期,曾经一度采绝。
所以,这串长生丹,必定不是雍正朝的,再从工艺和纹饰上判断,也不是乾隆朝的,所以余耀鉴定为嘉庆朝。
清代所采的二郎坝白奇楠,比越南的白奇楠更优。
这个地区气候变化大,结香缓慢,所以香性稳定。
因为慢,所以硬。越南纬度低,气温高,结香快,所以越南白奇楠是偏软的,刀切有肉皮之感。但是二郎坝白奇楠硬度高,适合雕刻。清宫传世物品之中,就有这种白奇楠沉香的作品。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清代所采集的二郎坝白奇楠的产生,不是蚂蚁食蜜,而是蜜蜂直接筑巢。当地有一种野蜂,叫做黑狼蜂,比之蚂蚁搬运工弄的那么点儿蜜,无论是真菌的特异性还是最终的结香效果,可想而知。
这串长生丹,蜜香特别浓郁,余耀结合年份特点和纹理特点,最终便能确然无疑。
如果这是一串清代二郎坝白奇楠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