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的烟叶粉调上香料制成的,直接顶到鼻子里,不过肺,不点火,不产生二手烟,还是挺环保的。
鼻烟是舶来品,相传是那个叫利玛窦的传教士在明代万历年间带入华夏的;清三代,鼻烟已经很流行了。
鼻烟壶,也逐渐从装鼻烟的工具,成为一种艺术品,多了观赏把玩的功能。鼻烟壶的材质种类繁多,金的瓷的玉的料器的牙角的,都有。
摆出来的鼻烟壶,是个玻璃内画壶,画的是山水,配了个紫水晶的顶盖。
内画鼻烟壶,出现得晚,是清末才有,玻璃的多一些,水晶的也有——既然是内画,所以必须得透明。
从壶里面反者画,然后外面看是正常的画面。反向作画,一听就不容易,而且鼻烟壶它小啊,口更小,得用很细的笔伸进去画。
这个内画鼻烟壶是配着盒子的,金丝楠木的,衬着黄灿灿的金丝绒内胆。拿过来的时候,盒子和鼻烟壶是并列摆着。
鼻烟壶上有落款和画印,但是因为太小,得凑近了看。
余耀速度快,探头近前,接着便收回来了。
落的,居然是周乐元的款儿。
说起周乐元,不得不说内画鼻烟壶三大流派之中最大的一个流派:京派